|
篾匠
三十多年前,街頭巷尾、田間地頭,那些無處不在的篾器,曾是不少人記憶中的“鄉(xiāng)愁”。隨著時(shí)代的發(fā)展,在“糧票、國庫券換塑料盆啊”的吆喝聲中, 那些我們曾經(jīng)熟悉的篾器制品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……
在巢湖市夏閣鎮(zhèn)元通花苗地村一隊(duì),75歲的林貽漢老人卻依舊在堅(jiān)守著“篾匠”這份老行當(dāng)。6月10日下午,我們專門登門拜訪了老人。老人坐在自家屋前,手中的蔑絲隨著指尖穿梭輕盈地飛舞,經(jīng)緯交織間,一件精美實(shí)用的竹籃已基本成型。
手中的蔑絲隨著指尖穿梭輕盈地飛舞
1.jpg (183.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9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▲林貽漢和他編織的竹籃
2.jpg (212.0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據(jù)林貽漢老人介紹,他從17歲開始拜師學(xué)手藝,至今已經(jīng)58年了,編織蔑器是個(gè)辛苦活,從選材到鋸、剖、趕、拉、刮、編、削、磨等近十道工序,每道工序都容不得半點(diǎn)馬虎。正是這份匠心要求,讓當(dāng)時(shí)從事篾匠的手藝人在十里八村很是吃香??恐约旱那趧诤途毦偷囊皇种衿骶幙棥敖^活”,一家人生活有了一定保障。
3.jpg (336.5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4.jpg (403.8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0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如今,老人的子女們均已成家并選擇在城市生活,但老人仍選擇留在山村,堅(jiān)守著自己的老手藝。現(xiàn)今,靠著閑暇時(shí)間編織,老人一年能有七八千元收入。編織的竹籃、簸箕、筢子也是早早被附近村民預(yù)定一空,不少城里人還專門開車過來買上一兩個(gè)小竹籃,回味一下當(dāng)年的鄉(xiāng)土記憶。
5.jpg (303.7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6.jpg (188.1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7.jpg (182.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8.jpg (180.8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0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如今各種篾制品不愁銷路,不少人購買是因?yàn)榍閼选5珎鹘y(tǒng)手工編織蔑器費(fèi)時(shí)費(fèi)力,很少有人愿意堅(jiān)守,老人收過的七個(gè)徒弟現(xiàn)在也基本不再從事這一行當(dāng)。但我們相信,在當(dāng)下及可預(yù)見的未來,隨著整個(gè)社會對“匠人”的尊重和對“匠心”回歸的渴望,傳統(tǒng)的手工藝制品在市場上一定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一定會再次煥發(fā)“光彩”。
9.jpg (207.4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0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▲歲月有痕,兩條長板凳,見證著老人手藝人的生活。
10.jpg (97.8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6-11 17:34 上傳
▲編織的最小竹籃僅比手掌略大一點(diǎn)
文/圖:錢茂松
|
|